目錄

什麼是「粉瘤」

臉上或⾝上慢慢長出⼀個像痘痘的腫塊,但⼀直都不消失?以為是痘痘去擠他,還會斷斷續續擠出臭臭⽩⽩的東⻄?想說擺著不理他,結果突然之間就紅腫痛起來?這很可能不是粉刺或痘痘,⽽是處理起來比較⿇煩的「粉瘤」,也叫做「⽪下囊腫」或「表⽪囊腫」。

粉瘤和粉刺、痘痘最⼤的差別,就是粉瘤多了⼀個「囊袋」,所以⼤⼩可能改變,但基本上不會⾃⾏消失。

粉瘤手術治療

根治粉瘤的最佳⽅式。

移除囊袋是重點!只要囊袋還在,就算把內容物擠掉但沒有移囊袋,還是會復發。⽽且因為囊袋常常跟周圍⽪膚組織之間有纖維組織相連、粉瘤常常也會往⽪膚的深處⽣長。所以必須⽤⼿術,把囊袋和周圍組織分開、取出,才能根本性的解決。

⼿術通常是局部⿇醉即可。經驗豐富、技術熟練的醫師,開⼑時間約半⼩時左右。
粉瘤最適合開⼑的狀態,是沒有感染過的時候。傳統的⽅式,是傷⼝長度比粉瘤直徑長⼀點,將整個囊袋完整、沒有破裂的取出。但如果粉瘤比較⼤,傳統⼿術的切⼝和疤痕就會比較⼤。也可以採取微創⼿術。醫師透過較⼩的⼿術切⼝,將器械伸入⽪膚中,將粉瘤由內部破壞後取出。但這種⽅式比較仰賴醫師的經驗和技術。

如果粉瘤有感染發炎過,是比較棘⼿的狀況。此時囊袋有比較⾼的機會破裂、周遭也常常會包裹著⼀些發炎組織。我常跟病⼈比喻,處理感染過的粉瘤,就像清理被炸彈炸過的戰場,到處都是囊袋碎片、膿和糊成⼀團的發炎組織。清理戰場,最好的策略是較⼤範圍、徹底清理乾淨。這種狀況下,就不適合微創傷⼝。

如果粉瘤的囊袋都有清理乾淨,復發機會極低。但有時候粉瘤被擠壓或感染過,造成微⼩的囊袋碎片卡在組織中沒有被取出,還是有可能會復發。這時候就要趁復發的粉瘤還⼩的時候再次⼿術清乾淨。

因爲以上種種考量,通常還是建議病⼈盡量在粉瘤還⼩、沒有發炎的時候就處理掉。除了傷⼝較⼩、疤痕比較好看、復發機會也比較低。

藥物治療

沒有發炎的粉瘤,吃藥擦藥的幫助有限。

但如果被細菌感染發炎起來,就會脹痛,甚⾄發燒、化膿。這個時候需要先處理感染問題。不是開⼑的理想狀態。雖然不是絕對禁⽌,但此時開⼑傷⼝會比較⼤、癒合也比較困難。應該先將感染控制下來。外擦內服抗⽣素和消炎⽌痛藥,需要的時候切開引流,將膿和部分的老廢⾓質引流出來。等感染範圍消腫縮⼩後,才是較佳的開⼑時機。

局部注射、痘痘針

痘痘針局部注射類固醇,有很強的消炎效果。對於控制粉瘤的感染和發炎有幫助。但是沒有辦法讓粉瘤的囊袋結構消失。算是藥物治療的輔助療法,徹底根治還是要回到⼿術。

雷射、電⼑燒灼治療

雷射和電⼑可以破壞⽪膚表層,將表淺粉瘤的囊袋破壞⼀部分。但因為粉瘤常常往⽪膚深處⽣長,這種⽅式常常無法完全破壞囊袋,容易殘留囊袋⽽使粉瘤復發。

粉瘤治療費⽤

若是到⼤醫院進⾏粉瘤切除⼿術有健保給付,因此費⽤不⾼。但也⼤多會採⽤傳統式的粉瘤切除⼿術、傷⼝疤痕較⼤。加上⼤醫院由於患者眾多,⼤多無法當天處理,看診與回診也需要較長的等待時間。病患也通常較難指定特定醫師動⼑。

因此,若有時間上的考量、或是希望術前溝通和開⼑過程較細膩、疤痕較好看、回診也不需要等太久等等,則由設有專業⼑房的診所,由有經驗的醫師處理較佳。開⼑費⽤根據粉瘤的⼤⼩、位置等情況約$10,000~30,000左右。

每個⼈狀況不同,有經驗的醫師,應能根據粉瘤和病患的狀況,討論適合的治療或⼿術⽅式、如何減少疤痕、術前術後的注意事項等等。若有疑問,建議直接掛號看診跟醫師討論。

※任何手術或療程均有潛在風險,治療效果也會因個人體質與術後保養而有異,術前須與醫師進行完整溝通。

※療程文章相關資訊,僅供參考,實際須由醫師諮詢評估後建議。